国内资讯
你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景迈山访茶人 布傣一然心中的 “圣山”

来源:中国园林网              2020/6/5 14:00:45              点击:12612

本网讯 记者柏斌 中国建设报记者张耀辉报道 5月初的景迈山古茶山依然郁郁葱葱,满山遍野的茶树、弹石路旁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的寨子、栋栋民族风味十足的居所无不吸引着我们这些茶人的目光。

布傣一然家的古树茶园生长在海拔1100米-1570米之间,依然的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年平均气温18℃,四季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利于茶叶内在物质的聚合,使景迈山的古树茶叶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透水、透气性好,是高品质茶叶生长的黄金区域。

普洱市新华茶业的包忠华先生不愧茶界老茶人,在他眼中,面积2.8万亩的景迈山古茶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古朴的村庄仿佛像镶嵌在森林中,有数百年历史的干栏式建筑,古朴中透视出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史诗。只有走近才能看清那些间杂在参天古树之间茶树,错落有致,稀疏合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所住的布傣一然庄园是一幢兼具售茶、古树茶初制、酒店性质的农家茶庄园,女主人依然是一位漂亮、健谈、朴实的少数民族中年妇女,她一边为我们泡着“自家”生产的古树茶,一边向包忠华先生和几位书法家介绍说,嫁到景迈山已经有些年头,当时的景迈山水、电还不通,一到夜晚只能点着蜡烛,白天还要自已到山箐里挑水。后来自已做了母亲,又要照顾老人、喂养孩子,还要上山采茶、初制,卖茶,谈起那时候的步步维艰,依然清澈的双眼中似乎也有点滴泪花。

对茶人而言,5月的景迈山依然可见各种飞鸟在树枝上筑巢,不同昆虫在茶林共栖,白天牛群、猪、鸡在茶树下觅食,夜晚古茶园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的天堂。

不过,更令天南地北茶友们欣喜的是,景迈山常年云雾缭绕,依然告诉老编,到这里看茶园、古树,观古村落、古寺庙,赏日出日落、云海奇景,体验採茶、制茶、晒茶、品茶乐趣的游人终年不绝,正是有鉴于此,她和当村主任的爱人才“营建”了布傣一然庄园。

景迈山的茶树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外形上都显得沧桑凝重、饱经风霜。茶树的枝干上寄生了很多苔藓、石斛等附生物,其中有一种俗称“螃蟹脚”的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包忠华告诉我们,“螃蟹脚”这些年很受茶友欢迎,市场价格也节节攀升。

布傣一然庄园的景迈山古树茶,品质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密香,滋味醇厚,回甘持久。如今,这种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景迈山古茶成为了中外客商和普洱茶人争相品饮、收藏的上上佳品。

1950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去北京参加新中国一周年国庆观礼。景迈山上布朗族头人苏里亚背着一袋珍贵的“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在中南海亲手送给毛主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用景迈山古树茶专门特制的“奥运国礼茶”赠送给各国元首。

景迈山上各民族都奉叭艾冷为茶祖,如今苏里亚的儿子苏国文成为景迈山上祭茶祖活动的领头人。这项盛大的祭茶祖大典以剽牛仪式为高潮,村民们不分民族,都围着祭台,敲着象脚鼓,打起釯锣,跳着舞蹈,吃百家饭,整个活动神秘而隆重,时间可长达数天,经常会有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这项祭祀活动。

据《布朗族言志》和布朗族地方史《奔闷》等有关史料记载,景迈山栽培茶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30多年。景迈山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2012年9月以景迈山为代表的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2012年11月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入选第三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以一座茶山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

早晨看云海如仙境,看茶树是风景,上树采茶成游乐,拥抱大树在与自然对话,走进古寨让你留住时光的记忆,喝上一盅普洱让你“实在舍不得”,住宿景迈山就是个诗意夜晚……

景迈山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粘连得很紧的地方,一千多年来,不管山里山外风云变幻,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这里就似乎注定要成为了茶树生长的圣地,茶人心中的圣山。

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