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全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拥有长江干流岸线约190公里,占全省的23%。
近日,市绿化园林局向省林业局报送了长江南京段两岸绿化造林完成情况报告。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已实施沿江绿化造林6200亩,超前超额完成了省林业局和市“百项提升工程”目标任务,完成规模在省内沿江八市中排名第1。
两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实现“应绿尽绿”
今年3月,省林业局印发《长江(江苏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明确我市沿江绿化造林任务为:2019—2020年,两年内完成2900亩。南京自加压力,不仅两年任务一年完成,还超额完成3300亩。
“实际上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6200亩的绿化造林任务,实现了长江两岸‘应绿尽绿’。”市绿化园林局林业发展处处长罗心宁说,为科学指导造林,我市编制了《长江(南京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和《沿江绿化造林适生植物建议名录(第一批)》,名录包括南京沿江绿地适生植物144种,其中耐水乔木41种、耐水灌木22种、耐水草本15种、其他植物66种。
在规划指导下,沿江各区按照“应绿尽绿”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类性质和区位进行精准规划,分类实施。对存量林地块,实施补植补造,重点提升森林质量;对滩涂类地块,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重点实施生态修复;对一般农田地块,采取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兼用林或者生态公益林;对长期闲置的规划建设用地,坚持保护生态平衡,维系自然生态状态,进行临时绿化。
目前,绿化造林区域基本建成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显著改善了长江南京段沿线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
攻坚码头厂房拆迁,连贯滨江绿色界面
长江两岸绿化造林过程中,沿江各区下大力气重点攻坚码头厂房拆迁。拆除完成后,迅速组织力量,针对各地块的具体情况,采取破拆硬质化地面、复土绿化、打造滨江观景平台等多种方式,将拆除后的地块进行生态复绿,力争形成连贯的滨江绿色界面。
雨花台区板桥三山矶一带岸线全长3.1公里,是长江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治最棘手的区域之一。
2016年起,板桥街道持续攻坚,首先清理沿江违法企业和无证码头,当年即拆除5家无证码头,占地面积200多亩。2017年,街道紧盯原水产良种场关闭后留下的地块,谈判、攻坚、执法……拆除这处黑作坊聚集地内的14家企业、共3万平方米面积。去年起,街道下决心啃“硬骨头”,用8个月时间,至今年上半年再拆除三山矶江边10家违法企业、3家码头,累计拆除房屋面积3.6万平方米。至此,板桥岸线600亩“疮痍之地”全被夷平,留给江岸生态复绿。
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的吴飞飞介绍,浦口区实施十里造船带长江岸线复绿工程,从驷马山河口至石碛河口,全长约13公里,总面积约398万平方米,计划拆除沿线39家船厂码头。其中,2018年拆除了26家船厂,并于今年进场绿化造林,以池杉、垂柳等乔木为主,配合水生鸢尾、再力花和黄菖蒲等水生植物进行点缀,先行完成约10万平方米的试验段复绿工作。今年计划拆除13家船厂,目前已对其中2家船厂进行场地平整,今后将打造具有休闲赏景功能的郊野风光带生态景观。
创新模式,高效推进,“黄金带”镶上“绿宝石”
记者了解到,沿江各区在推进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工作中,找准辖区内沿江地区的“亮点”“难点”“痛点”,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模式、高效推进,让“黄金带”镶上了“绿宝石”。
长江江宁段曾经脏乱无序的岸线,通过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关停、拆除沿江50多家企业,实施生态复绿,如今焕然一新,呈现岸线整洁、滩涂平整、绿意盎然的新景观。“由江宁滨江开发区统一实施,区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优先保障沿江绿化造林。”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的周贺说,长江江宁段绿色景观廊道建设,充分利用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尽量保留恢复原生植被、原始自然风貌,因地制宜,科学选取绿化树种,与原生植物相搭配,栽植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杂交柳、黄金柳等各类绿化苗木3552亩,其中江堤临水侧1170亩、江堤背水侧1009亩、洲岛岸线造林1373亩。
板桥三山矶岸线,年初还是“散乱污”企业遍布、乱石黄土裸露的疮痍地,通过环境整治,如今已是一片“江边森林”,修建了摩崖石刻、望江亭、三山古渡口,打造林木花草、湿地等生态景观……明年3月,600亩绿意葱茏的江畔美景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查缺补漏,提升森林质量,共护一江清水
眼下,长江南京段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市绿化园林局将指导和督促各区各实施单位查缺补漏,重点围绕湿地修复、森林质量提升、沿江村庄美化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长江沿岸绿化断带合拢,不断巩固和扩大建设成果。
同时,重点加强对已栽植林木的管护指导,特别是新造林保苗工作,切实做到一栽就管、栽后即管,及时做好除草、施肥和补植等工作,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为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进一步提升我市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作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 马金